
题图 / 一拳超人3真·能动就行
时隔6年,《一拳超人》粉丝们日盼夜盼终于等到了动画第三季。但是,代价是什么?请看下图↓
这段由于作画过于敷衍而被网友称作“饿狼平移”的镜头,把新一季动画顶上了各个社交平台热搜。
2015年开播时,《一拳超人》动画以业界顶尖水准的制作质量赢得无数观众认可和喜爱,而今动画已经迎来10周年,经过制作组更换、制作班底大换血后,在粉丝看来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第三季却制作水平急剧下滑。粉丝的怒火涌向了动画制作方J.C.STAFF,导演永居慎平甚至因漫天谩骂被迫退网。

从人人夸赞的“神作”,到如今网友集体嘲弄的“便宜动画”,《一拳超人》动画沦落至此真的只是因为“制作组摆烂”吗?
肉眼可见的“富”到“穷”
《一拳超人》原本是日本漫画家ONE业余时间在个人网站连载的练笔作品,讲述拥有绝对战力的埼玉作为英雄活动的种种经历。ONE的作品普遍尖锐又有趣,同时内含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这使得《一拳超人》在个人网站连载时期便得到不少网友支持。
虽说在剧本创作、角色塑造及分镜设计等方面,ONE老师展现出极高天赋,但其“灵魂画手”的身份也是人尽皆知。直到作为漫画粉丝又以作画著称的漫画家村田雄介朝他伸出橄榄枝,二人一拍即合,兼具趣味设定、内容深度以及画风精致的《一拳超人》重制版正式在集英社网络漫画杂志“Young Jump Next”开启连载,热度再上一个台阶。


2015年,由MADHOUSE制作的《一拳超人》第一季动画播出。这一季动画集结了龟田祥伦、今井有文、中村丰、雨宫哲、佐藤利幸、金世俊等强力原画师组成的“全明星”制作班底,贡献了业界难得一见的超高制作水准,从音乐、演出到叙事都值得回味,战斗观感更是又爽又燃的视听盛宴。动画开播后便迅速火遍海内外,在Bangumi、MAL、豆瓣等海内外评分网站取得高分。

不过如此豪华的制作团队终究可遇不可求,2019年播出的《一拳超人》第二季明显达不到粉丝们的预期。第二季动画制作方已经由MADHOUSE变为J.C.STAFF,正片表现与STAFF能力和人脉资源不无关系,《一拳超人》第一季动画聚集行业大佬,得益于制片人福士裕一郎人脉资源积累丰厚,如今制作团队经历大换血,成片必然和前作存在明显差异。
相较于无比惊艳的第一季,客观来说动画第二季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,但角色画风变化、战斗爽感欠缺、作画质量下滑等问题备受粉丝吐槽。彼时任谁也想不到,六年后的第三季表现更糟糕。

然而即便是做好心理建设,还是未料到第三季动画会打破预期如此彻底,大量静态帧、重复镜头等处处透着“贫穷”。
种种情绪最终被第二集的“饿狼平移”镜头引爆,这仿佛古早Flash动画的观感让人哭笑不得,被海内外粉丝集体吐槽,制作组也被用各种梗图和二创嘲讽。


但也有网友站出来解释,J.C.STAFF本质是收钱办事的乙方,当一家公司同时承接多个动画项目时,资源分配必然会出现倾斜,也就有了那个“被献祭”的倒霉蛋。J.C.STAFF是业内知名的“多开狂魔”,往期承制的《约会大作战3》《魔法禁书目录3》都因其多开而遭遇质量滑铁卢,今年10月其手里同样握有3部作品。

这样的解释对于粉丝来说有些残酷,但事实的确如此。从制作质量下滑、资源分配有限,都侧面说明了《一拳超人》第三季在制作方计划里优先级不高,而由此不难推断出资方制作成本投入和重视程度。若是再进一步细究原因,那便是传统日本动漫IP的商业化路径中,动画所担任的职能在不断变化。
无解的难题
从2015年首季动画播出,到2025年动画迎来10周年,《一拳超人》在此过程中已经拥有庞大粉丝群体、成熟商业体系。其中,动画并非单纯的内容创作,还是IP商业化运作的产物,在每个阶段有着不同作用。
初期动画化大多是赔本赚吆喝,像是一条价格昂贵但效果显著的广告,帮助IP将影响力拓展到原有粉丝群体之外。通常,动画化效应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原作销量变化,比如《一拳超人》在第一季动画播出后,漫画销量从750万册迅速突破千万,2016年以397万册年销量位列O榜漫画销量年榜前十。
积累人气之后,动画在广告宣传作用以外,还是维持热度和粉丝粘性的关键,并将动画观众不断转化为长期粉丝,为IP探索多样商业化途径铺路。《一拳超人》动画开播十年来,其拥有4款衍生游戏,也涉足舞台剧、真人电影等领域,联动等商业合作更是数不胜数。
对于成熟IP,动画制作和播出时间都具有明确目的性,跟随着IP方制定好的计划节奏。例如《一拳超人》动画十周年纪念活动,包括动画续作、音乐祭、新品周边、纪念展等10项企划。不难看出动画的作用和定位已经发生变化,从高成本换高热度的宣发手段,变为成本可控的持续性投资,这便是为什么不少知名日漫IP的续作动画制作投入往往不如第一季。

相较之下,近几年日本市场不断浮现的制作精良的动画,却是《葬送的芙莉莲》《间谍过家家》《当哒当》这类新晋人气IP。乘着日本动画全球化策略推进、流媒体盛行的东风,IP方、发行方以及制作方深度参与其中,通过押宝新作迅速稳固自身地位,就需要尽可能缩短制作周期、持续输出高水准的动画制作。

总的来说,在一部作品的动画化过程中,资方关注的是收益,是投资回报比,而粉丝则不然。与作品长久相伴形成的感情链接,使他们不仅会关注各种形式的故事内容,也会为周边、游戏等衍生产物付费,就连对作品内容表现进行批评吐槽也是感情的特殊表达。
此刻粉丝就是情绪复杂的矛盾体,别看嘴上骂着,番剧一集不落、周边照买不误。比如《JOJO的奇妙冒险》第七季从动画PV开始就招致许多粉丝不满,又或是《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》续作质量肉眼可见的下滑,这几天《一拳超人》动画彻底跌落神坛又引发热议,再回顾往年类似的例子也没少发生,事实证明当IP步入商业化进程后便是处处身不由己,粉丝也免不了受伤。更让人无奈的是资方和粉丝双方存在着天然矛盾,难以寻得两全之法。
从“神作”到“笑柄”,《一拳超人》动画没救了
来源:游侠网

